【書評分享】自然的鄉村教育對幼兒教育的影響與實踐方法——讀《愛彌兒》有感
發布時間:2024-04-29  作者:213張孟奇  查看:10

《愛彌兒》的作者盧梭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概括為“自然教育”,在書中盧梭虛構了一個學生:愛彌兒,講述了如何在教育實踐中用他的教育原則來教導愛彌兒。在《愛彌兒》中,盧梭讴歌鄉村、熱愛自然,反對城市禁锢兒童思想、行為發展,認為鄉村環境更适應幼兒的天性發展。

在鄉村的教育中,盧梭在文中說:“空氣對兒童的體格作用之大,特别是在生命開始的頭幾年更為顯著……我甯肯叫孩子去呼吸鄉村的好空氣,而不願意他呼吸城裡的壞空氣。”盧梭認為鄉村的“空氣”,即鄉村的自然環境,是更加利于幼兒自然成長發展的教育環境。鄉村的生活更加得淳樸自然,不僅僅是生态環境,還有人文環境,幼兒年齡小,隻能關注事物表面的,淺顯的,感性的特征,城市因為裝飾着好看的外衣, 則更容易引誘和傳染孩子,所以,兒童更适合在相對淳樸的鄉村生活, 讓他們感知到更純淨合理的形象, 有助于對他們今後積極的價值觀的形成。盧梭提出“回到鄉村”,鄉村生活淳樸的行為和自然界中多樣的花草樹木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當代, 鄉村教育資源相對匮乏落後, 家長大多認為城市教育更優于鄉村教育,但不能片面的說哪種絕對優, 而要辯證的看待城市和鄉村對兒童成長發展的影響, 結合具體實踐進行分析。

在城市幼兒園的孩子不能忽略鄉村教育對孩子的有利影響,可加強城市幼兒園與鄉村幼兒園的交流,讓城市裡的孩子也能夠親身體驗到鄉村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體驗到鄉村幼兒園的特色教育資源。比如在鄉村,幼兒教師可向兒童展示介紹種子,讓幼兒對自己身邊的農作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滿足好奇心與興趣,之後幼兒便會更主動得觀察周圍農作物,提升觀察能力……

在鄉村這個環境下教育幼兒的同時要注意讓幼兒自然得發展。“教育是随生命的開始而開始的,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學生,不過他不是老師的學生,而是大自然的學生罷了,老師隻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之下進行研究,防止别人阻礙它對孩子的關心。他照料着孩子,他視察他,跟随他。”作為幼兒的老師,要保持純樸,謹言慎行,“隻有在防止别人對你的學生施加影響的時候,你才能采取行動”, 要做的是觀察,跟随孩子,并适時引導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什麼。“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同時,每個人所受的教育源自三種途徑,“或來自自然,或來自人,或來自事物”,隻有這三方面因素在同一個體裡協調發展,這一個體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因此,對幼兒的教育也不是完全的放任其自由,幼兒教師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教師要給予幼兒大方向的前提下觀察幼兒的行為并引導其認識。

作為鄉村定向學前教育師範生,我們不僅要了解《愛彌兒》中蘊含的教育思想,更要積極地将《愛彌兒》中所蘊含的适宜新時代的教育思想應用于教育實踐中。我們在以後的鄉村幼兒教育實踐中要堅持自然教育,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實踐促進鄉村幼兒教育的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

 

 

 

 


版權所有: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 伟德国际weide

郵編:224002

聯系電話:(00)86-515-88233168

電子郵箱:jykxxy-bgs@yctu.edu.cn

Baidu
sogou